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老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这说的,就是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而对于黄疸的应对办法,不少家长都知道:多晒晒太阳,慢慢就好了。
(资料图片)
可事实上,宝宝的黄疸问题可大可小。一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童心的事儿!
黄疸没在意
竟导致4月龄宝宝肝硬化
4个月11天的金金(化名),在出生第2天出现了黄疸情况。随即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并在黄疸减轻后出院。
虽然此后金金的黄疸反复出现,但家属对此不以为意,觉得黄疸随着孩子长大慢慢就退了。
来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前的1个月,家人发现金金的眼睛、皮肤越来越黄,与此同时,孩子的大便颜色越来越浅,尿色深黄,并伴有食欲不振。
看到孩子的情况,金金家人就让宝宝晒起了太阳,还口服所谓的“偏方”。只不过,这番操作,并没有让金金的情况有明显好转。
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金金来到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医生结合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金金为胆汁淤积性肝病,且肝胆彩超提示,金金有胆道闭锁、肝硬化的情况。
可此时金金已4个多月,已经无法进行“葛西手术”重建胆汁流,医生只好建议金金的家人进行肝移植咨询。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郑大三附院小儿消化科也时常会遇到。
对于孩子们因就诊时间较晚,失去早期最佳的治疗机会,
医生们也是十分痛心,也因此,早起识别、尽早治疗就成为关键。
那么,什么是黄疸?为何会导致金金肝硬化呢?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黄人”。
据该院小儿消化内科许松涛医生介绍,黄疸是指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沉积于组织中,引起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
很多新生儿都会在出生后早期出现皮肤黄染。
然而,这种“小黄人”不可轻视!
许松涛称,医学上将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两大类。新生儿期的生理性黄疸,为一定范围内的间接胆红素升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干预。足月儿生理性黄疸最迟不超过2周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最迟不超过3~4周。
如果宝宝是直接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黄疸,
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胆汁淤积,
可能是肝胆方面的疾病。
那么,什么是婴儿胆汁淤积症?
许松涛称,婴儿胆汁淤积症,通俗地说,就是胆汁排泄产生了问题,瘀滞在肝脏里,进而胆红素、胆汁酸等进入血液,因此,胆汁淤积的宝宝,除了皮肤黄染外,往往还有大便色浅、尿色加深、皮肤瘙痒、肝脏增大、肝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等表现。
婴儿胆汁淤积症,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病症,是引起儿童期死亡或肝移植的最重要肝脏病因。
上述诸多病因中,很多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诊断延误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儿童死亡,因此,需要我们早期区分认识“小黄人”。
如何区分“小黄人”?
该院小儿消化内科赵锦绣医生称,经皮测胆红素,是判断淡红素高低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新生儿常用,但是经皮测胆不能明确宝宝黄疸具体是由哪种胆红素升高引起的。
对于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超过3~4周仍有黄疸的,一定要抽血进行肝功能检测,明确是否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对于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疾病诊治,造成不良后果。
健康问题,足不出户,在线咨询
来顶端新闻“我想@名医”吧
下面是操作视频,可以收藏自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让更多人能及时得到帮助~
如果你还有更多想咨询的问题也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获取一对一指导(扫码添加小助手)
X 关闭